作者:李少午 发布时间:2025-07-09 11:58:04
本网讯(记者 李少午)7月9日,由副校长何小飞,教务处处长庹清,教务处副处长龙珍珠撰写的《张家界学院:打造“双创”人才培养新高地》一文在《光明日报》教科新闻栏目刊发,这是我校首次在《光明日报》发文,标志着我校在“双创”育人领域的成果得到了更多国家级权威媒体的高度认可。以下是全文报道。
作者:何小飞 庹清 龙珍珠
张家界学院以人工智能为战略引擎,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本科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大力推进六大系统性改革举措,全力构建“双创”人才培养新生态,着力打造面向未来、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新范式,取得了显著成效。
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学院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的重要作用,积极开展全校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大学习、大讨论活动,确立以“人工智能+”为引擎,以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学科专业优化和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为抓手,力求破解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和痛点问题,促进学院健康快速发展。
学院结合当地红色文化,积极开展桑植县“我的长征”张家界学院大学生红色研学系列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红色育人理念,打造“人工智能+红色文化”的湖湘思政教育品牌。学生团队作品《从湘西“篝火”到摆手“云端”》获湖南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决赛特等奖。
优化学科专业
学院以湖南省高等院校“双优化”实施方案精神为指导,主动服务湖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紧密对接张家界市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需求,推动学科专业与地方经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以“人工智能+”为引擎,大力推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学院大力发展“人工智能+”“智能建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文旅融合+”“低空经济+”六大学科专业集群,助力张家界市打造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以“人工智能+”作为增长点,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学院积极构建区域一流人工智能专业集群,加快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复合型创新创业人才,提高服务区域产业和行业发展能力。
以理工农医类专业为主,重点发展急需紧缺新兴专业。近年来,学院先后增设人工智能、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建造等新兴专业,撤销或停招了一批与市场需求脱节或办学效益低的传统专业。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全面修订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以“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彰显“通识素养宽厚、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定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增加职前培养环节,推进行业企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贯通,实现校企协同培养机制对接、教学情境与生产流程对接以及创新创业实践与行业企业真实项目对接。
重构“人工智能+”教学内容,推动课程体系智能化升级。学院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元素融入相关课程,将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纳入教学内容,整体优化通识教育课程设置,2025年面向全体本科生开设“人工智能”通识课程。
以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改革创新,分类培育“人工智能+”专业核心课程。学院与企业共建“人工智能+”高质量课程数字资源,积极开发“项目式教学”课程,加大专创融合课程、企业合作课程、社会实践课程、研讨式课程建设。
创设智慧教学新场景
在“人工智能+”驱动下,学院课程与课堂教学正经历着深刻变革,智慧教学新场景不断涌现。
课堂教学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学院与科大讯飞合作,构建覆盖全场景的教学体系,通过AI辅助教学系统的“1对1”精准学、个性答疑辅导等功能,实现个性化精准教学,使课堂从“大水漫灌”走向“精准滴灌”。
将人工智能技术有机融入教学各环节,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学院利用AI工具辅助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应用智能教学平台实现课堂互动、及时反馈、个性化推送;优化线上学习路径,追踪学科前沿和行业动态,快速更新教学内容。
积极探索人机协同教学新模式。学院探索人机协同教学,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专业好奇心、求知欲和主动性。探索AI驱动的个性化教学模式,打造“理论—实训—项目—认证”四阶能力培养链,提升学生人机协同创新能力。
升级产教融合实践教学
学院着力提高实践教学的数智化水平,构建4年不断线的“点线面体”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整合独立实验课程与课程内实验、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训、行业企业实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学院与科大讯飞合作共建人工智能产业学院,形成有特色的人工智能学科专业集群,涵盖人工智能、智能物联等相关技术方向,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教学,让学生参与真实项目的设计、开发和实施过程。学院与用友集团、新道科技合作共建数智商创产业学院,围绕区域高质量数智经营创新人才需求,共同探索“数智商业”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让学生接触行业最新的技术和理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院创新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评价机制,在课程考核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评价方式;在实践教学环节,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近年来,张家界学院学生在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成绩斐然。学生团队《气冠三“菌”,羊肚菌助力乡村振兴》项目获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2025年湖南省“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项目团队实现年销售额6000余万元,净利润3000余万元。张家界学院这座镶嵌在山水间的学府,正以敢为人先的气魄,书写着地方高校赋能区域发展的崭新篇章。
此次成果登上《光明日报》,是对我校“人工智能+双创”育人模式的高度肯定。未来,我校将持续深化改革,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技术变革,为地方高校赋能区域发展贡献“张院”力量,培育更多堪当时代重任的创新人才。
一审:甘淳伶 二审:简繁 三审:袁启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