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少午 孙智财 刘菲含 发布时间:2025-04-14 09:52:42
本网讯(记者 李少午 学生记者 孙智财 通讯员 刘菲含)4月12日,中国解剖学会第十七届理事会第七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与中国解剖学会第三十九届学术年会论文审稿会在张家界学院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解剖学会主办,张家界学院医学院承办,来自复旦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空军军医大学、海军军医大学、陆军军医大学、海南医科大学、广西医科大学等数十所知名高校及科研单位的众多学者齐聚一堂,共同谋划解剖学事业的全新发展格局。
中国解剖学会理事会理事长、空军军医大学李云庆教授致开幕辞 张悦/摄
简德彬校长致开幕辞 张悦/摄
会议开幕式在张家界学院音乐厅举行。中国解剖学会理事会理事长、空军军医大学李云庆教授和张家界学院校长简德彬教授致开幕辞。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河北医科大学崔慧先教授主持仪式,中国解剖学会全体常务理事、各专业委员会代表、主任,张家界学院医学院院长钟飞及医学院党总支书记陈量雄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现场 王鑫/摄
张家界学院国际交响乐团为开幕式演奏节目 张峻杰/摄
开幕式上,李云庆系统回顾了学会在学科建设、科研创新及国际交流等方面的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他着重指出,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应紧密聚焦“AI+解剖”、组织工程标准化等前沿领域,大力推动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为解剖学的发展注入新动力。简德彬详细介绍了张家界学院的办学情况,并对会议的成功举办送上美好祝愿。他提到,学校自2023年成功转设以来,办学规模持续扩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办学质量稳步提升。目前,在校学生规模已接近两万人,且在教育部、教育厅主办的各类赛事与考试中屡获佳绩。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重要契机,进一步深化医学教育、科研与临床实践的协同发展,借助医学院艺术护理专业以及张家界学院国际交响乐团的特色优势,持续推动医学人文教育与专业培养的深度融合,全力实现学校办学的高质量发展。
《逗虎》表演 张悦/摄
《生命礼赞》主题汇报演出 张峻杰/摄
《生命礼赞》主题汇报演出 张峻杰/摄
开幕式期间,张家界学院医学院艺术护理系师生带来《生命礼赞》主题汇报演出,以艺术形式诠释医学人文精神,成为会议亮点。与会专家在观看演出时表示:“艺术护理专业是张家界学院医学院的显著特色之一。医学院将艺术元素有机融入学科教育与人才培养过程,培养出的学生形象气质出众,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扎实。”
开幕式结束后,正式会议转入张家界学院望岳楼致远厅举行。会议从学术交流、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维度全面总结工作成果,并指出中国解剖学会全年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场,参会超4000人次;“名师名医进基层”活动覆盖6省12地,惠及基层医疗人员万余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等等人才培养项目持续稳步推进,为学科发展储备了充足的后备力量。
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河北医科大学崔慧先教授发言 张峻杰/摄
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广西医科大学谭国鹤教授发言 张峻杰/摄
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河北医科大学崔慧先教授作《中国解剖学会2024年度财务报告》,系统公示了学会收支情况,强调将优化预算管理,规范财税流程,确保资源向学术创新与基层服务方向合理倾斜。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广西医科大学谭国鹤教授在会上传达了2025年全国两会的重要精神。他结合自身参会经历,重点解读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民生保障、高质量发展等核心内容。他指出,全国两会以精准的政策举措回应时代关切,通过制度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充分体现了国家治理的系统性思维,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切实可感的民生福祉。同时,他强调解剖学领域应深入贯彻两会精神,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科交叉融合开辟新的发展路径。
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李瑞锡教授发言 张悦/摄
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李瑞锡教授带来《中国解剖学界砥砺前行的老一辈共产党人》党课宣讲。他深情回顾了中国解剖学界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光辉事迹,并通过具体案例深入分析,呼吁学会成员积极向先辈学习,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学会实现更优质的发展。
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周德山教授发言 张悦/摄
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首都医科大学周德山教授就科协“科协组织生活规范化试点建设”项目实施情况作报告。他介绍,该项目不仅获得了中国科协的资金支持,还受到多家媒体的重点报道,充分彰显了学会服务社会的能力。自项目筹备以来,通过举办各类论坛、会议等活动,相关工作不断推进,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为解剖学在组织工程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海军军医大学许家军教授发言 张悦/摄
中国解剖学副理事长、南方医科大学欧阳钧教授发言 张悦/摄
中国解剖学会副理事长、海军军医大学许家军教授详细解读第11届APICA暨第39届学术年会论文审稿要求及注意事项,明确学术伦理与评价的量化标准,为保障学术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中国解剖学副理事长、南方医科大学欧阳钧教授汇报了第11届APICA暨2025年学术年会筹备情况。透露将设置“AI解剖技术”“组织类器官研究”等前沿分论坛,预计将吸引全球500余位学者参会,有望进一步提升学术交流的广度与深度。
中国解剖学会理事会理事长、空军军医大学李云庆教授发言 张悦/摄
中国解剖学会理事会理事长、空军军医大学李云庆教授汇报了关于向有关政府部门提出“我国遗体捐献工作及医学院校遗体使用等问题的建议”后的落实情况,以及关于“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的建设情况,并简要介绍了2026年学术年会及换届大会举办地——山西太原。
李云庆在总结中强调,本次会议实现“三大融合”——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传承与创新有机统一、规范与突破协同推进。他号召全体会员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在“AI+解剖”“组织工程标准化”等赛道抢占先机,以“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学会精神,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解剖学领域的智慧与力量。
合影 王鑫/摄
一审:李少午 二审:简繁 三审:袁启君